区块链技术

可以吃的NFT四月在RAW登场!跨足艺术、美食、VR、区块链会有什麽火花?

除了艺术收藏外,近期NFT(非同质化代币)赋能议题也受到关注,除了可以用NFT兑换商品,目光放得更远的经营者,还会规化一系列的活动,深化跟NFT持有者(粉丝)的关系。

全球是第一颗「可以吃的NFT」,即将在四月份於餐厅「RAW」登场,不只可以凭NFT享受美食与观展体验,NFT线上策展平台EchoX预告,今年第二季还会有更多後续的赋能规划。

四月正式开吃!第二波赋能将登场

「We Are What We Eat: Seed」NFT 是由国际名厨江振诚、VR金奖导演黄心健、当代表演艺术家张逸军三强联手,透过NFT线上策展平台EchoX的协助所打造出来的。

厨师与艺术家的结合,将这款NFT打造成「策展型行动艺术精品」,买到这款NFT的持有者,可以从2022年四月一日起透过专注顶级生活体验的FineDayClub协助订位,在RAW享受「观展」并「享用独家料理」的体验。

现场将可透过VR、料理来体会这颗NFT的全貌,藏家可身历其境地感受三位大师的艺术创作。透过VR的呈现,将虚入实幻化成眼前的盘子上,一道由江振诚主厨独家为此NFT创作的料理「Pomme et Terre」,透过与众不同的餐桌VR,享受全球最顶尖的食艺之旅。

这次NFT进到实体场域的实现,也是台湾第一个NFT完成OMO(Online Merge Offline,线上整合现下)的历史纪录。业者预计此波风潮,也将再为「We Are What We Eat: Seed」在二级市场带起一波收藏热潮。

EchoX表示,NFT持有者到餐厅体验,是开启後续赋能的「钥匙」,在完成订位与现场体验解锁後,才可获得後续更多赋能,比方说不定时空投新赋能等惊喜,还可以在2022年第二季,参与江振诚主厨为此NFT持有人特别开立的「Discord专属线上对谈活动」。

512颗图像随机生成,NFT除了欣赏还能吃

「We Are What We Eat: Seed」一共发行512颗的图像,每张皆为生成式艺术随机产出,视觉背後的核心理念都独一无二。

这颗NFT跨足VR、表演艺术、美食、区块链四大象限的结合,堪称为「史上最难策展的We Are What We Eat: Seed」更是科技史上一大重要里程碑。

从影片概念规划、肢体艺术创作、软硬体设备整合校正、江振诚主厨为其创作专属料理、直到RAW内外场教育训练、NFT赋能权利的验证机制等,都是极需要缜密整合与串连的难题。知名区块链专家葛如钧博士也表示:「这颗NFT的意涵和艺术收藏价值,加上未来也将投入更多元的赋能机制,是非常值得藏家长久收藏的一个作品。」

责任编辑:侯品如

0 0 投票数
Article Rating
订阅评论
提醒
guest
0 Comments
内联反馈
查看所有评论
0
希望看到您的想法,请您发表评论x